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最早用六弦琴伴奏的是什么舞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4:24:32

堆谐是最早流传于雅鲁藏布江流域,地势高耸的日喀则以西至阿里整个地区的圆圈舞,后来逐渐盛行于拉萨。堆谐是最早出现的由六弦琴乐器伴奏的舞蹈。

简介

堆谐,即西藏上部地区,或西藏西部地区的歌舞。“堆”的藏文直译是“上部”或“西部”,“谐”的译意是“歌舞”。

“堆”有两种涵义:一方面,“堆”是从早期相沿下来的一个地理区划名称,即以前把藏区划分为“上部阿里三环”、“中部卫藏四翼”、“下部多康六岗”3个部分,而“堆”是“上部阿里三环”的简称,是指西藏自治区的日喀则地区西北部至阿里地区的广大地区及印度控制的克什米尔的拉达克地区。另一方面,由于在西藏高原人们大都沿河谷而居住,习惯用河水的流向识别方位,把下游地方叫做“麦”,上游地方叫做“堆”,而且通常把雅鲁藏布江上游的定日、拉孜一带以及再往西的地域称为“堆”,那里的人叫“堆巴”,堆巴人的歌舞就叫“堆谐”

表演形式

堆谐主要是载歌载舞的歌舞艺术,但也可以是只唱不舞的歌曲形式,甚至是歌舞双弃的器乐音乐。由于堆谐富有弹性的组合式结构原理,加上慢板和快板2个段落各自所具有的相对独立的乐思,使堆谐的完整结构也会出现分解和紧缩的现象,其中最常见的就是省略慢板部分。

“一般来讲,堆谐音乐是否省略慢板部分完全取决于整个演出现场的氛围,现场的气氛比较热烈,情绪比较激动时艺人们往往随机应变,省略其慢板而直接从间奏开始演奏欢快活跃的快板歌舞音乐”。

而且有时甚至可以把不同的堆谐相互组合,表演完一首堆谐的慢板后紧接另一首堆谐的快板部分,这就表明堆谐的结构不仅具有明显的组合性与合成性,而且带有拼贴的特点。由于堆谐的歌舞部分是堆谐中最能体现表演技能并最热烈和最受大多数观众欢迎的一个段落,因而将近一半的堆谐也就只有快板而没有固定前奏和慢板的歌舞部分。在这种情况下,通常由原先的间奏充当前奏的方式来直接进入活跃的快板部分,而固定的后奏则作为具有体裁意义的另一个标志性段落而几乎没有省略的现象。

拉孜堆谐是一种融歌舞、说唱、弹奏为一体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它以特有的扎念琴为伴奏乐器。表演时,演员边弹边唱、边跳,表演人数可多可少,即可独跳弹唱,也可双人或多人组合弹唱。当地的男女老少皆能歌善舞,他们对堆谐情有独钟,每逢重大节庆活动时都要表演堆谐,通过表演表达人们对现实生活的赞美之情。堆谐在这片肥沃的土地上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构成了一道亮丽的艺术风景线。

文化交流

2019年拉孜堆谐亮相亚洲文化嘉年华,让首都乃至全世界人民领略了西藏民族舞蹈的独特魅力,这是拉孜县委、县政府加强文化交流合作、创新人文交流方式、打造‘堆谐艺术之乡’的重要硕果。近年来,我们积极参加中央、自治区、市等大型文艺演出,使拉孜堆谐走向全世界。”拉孜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长仓木决告诉记者。

本文标签 藏族藏族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