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世界  亚洲历史

以色列法海市介绍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1:55:55

海法(英语:Haifa),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以色列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也是以色列最大的港口城市。该市面积为60平方公里,人口267800人(2006年6月),都市区人口达到1039000人。西濒地中海,背倚迦密山。海法是”美丽的海岸“之意,在十九世纪末,大马士革与海法之间的铁路便已铺设完成,而当犹太人移民到海法之后,海法便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城市。

2019年12月26日,位列2019年全球城市500强榜单第215名。

简介

海法是以色列北部港口城市,西濒地中海,背倚迦密山。海法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仅次于耶路撒冷和特拉维夫。该市面积为60平方公里,人口28万人(2011年),都市区人口达到1,039,000人。伊拉克和沙特阿拉伯有管道输油至该港出海。1930年港口扩建,现已成为巴勒斯坦地区最大海港。有铁路和公路与内地相通。市区可分为阿拉伯人主要居住的几个区和犹太人集中居住的赫茨尔大街。

海法拥有许多大学,包括海法大学和以色列理工学院。

海法的名字,出现于三世纪,据说此名与希伯莱文的hof yafe有关,意思是「美丽的海岸」。这里也是巴勒斯坦北部重要海港,工商业中心。濒地中海海法湾南岸。港宽水深,为天然良港。气候温和宜人,为地中海东岸著名的旅游胜地。人口约22.6万(1982)。工业主要有石油炼制、制药、化肥、塑料、橡胶制品、军火、造船、汽车装配、电器制造、无线电、电缆、建筑材料、纺织、食品等部门。商业兴盛,是巴勒斯坦农矿产品的主要集散地和重要港口。

名称

还有人相信海法的地名得名于单词(拉丁化:hai-po,意为住在这里),认为上帝就住在这座城市。海法名称的起源尚不清楚。一种观点认为起源于希伯莱语词汇(拉丁化:hof海法,意为海滩)(拉丁化:hof yafe,意为美丽的海滩);也有可能起源于希伯莱语动词(拉丁化:hafo,意为掩盖或掩藏)。

中世纪的基督徒朝圣者以及后来的十字军将该城称为Caiphas或Caifa,基督徒相信这个名称来源于耶稣时代的耶路撒冷大祭司该亚法,或彼得阿拉伯语名字矶法。此外,Sycaminon或Sykaminos(意为“野草莓”)的名称也很常用。

地理

海法是以色列第三大城市,占地六十平方公里,人口约28万,属于地中海气候。夏天炎热干燥,平均气温为摄氏二十六度;冬天寒冷多雨,平均气温为摄氏十二度。雨季为每年十月至次年四月。从地理形势来看,海法是延伸自卡梅尔山(Mt.Carmel)的山麓,突伸于海中的城镇,而城镇的市中心是从港湾的商业区开始,到卡梅尔山麓为止。在卡梅尔山麓上,遍布绿地庭园的住宅。

海法本身,也曾有过战争频仍的过去。十字军称此城是Caife,Cayfe,有时则称Caiphas,是否意味?这城市与耶稣年代耶路撒冷的著名教士Caiaphas有关?海法也曾经是个重要的阿拉伯人城镇,可是在十二世纪时,被十字军所毁灭,而附近的亚柯(Akko)港口乘时而起。到奥图曼帝国征服巴勒斯坦的时候,海法已成为一个毫无重要性的渔村。

海法在近代的复活,原因有二。其一,是一九零五年兴建了大马士革与麦地拿(Medinal)之间的铁路;其二,是在英国管治期间,海法成为了可泊大轮船的深海海港,更成为了海军基地和石油总站。

今日的海法,已和特拉维夫一样,控制着以色列的工商业和贸易的命脉。而其中的「偷渡史料及海军博物馆」(Clandestine Immigration and Naval Museum),除了展出在历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海军的成长历程之外,更有英国管治期间犹太难民返回故土的艰辛活动。

本文标签 以色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