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毛南族的由来是什么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7:49:05

毛南族是中国人口较少的山地民族之一,民族语言为毛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通用汉文。广西毛南族自称“阿难”或“哀南”、“窘南”,意思是“这个地方的人”。译成汉语即是“毛南人”的意思。壮族人对毛南族的称呼是“布南”、“稳毛南”等,译意也是“毛南人”。

“毛南”之称源自地名,最初见于南宋淳熙年间,周去非所著的《岭外代答》,该书称:“自融稍西南有宜州。宜处群蛮之腹,有南丹州、安化三州一镇,荔波、赢河、五峒、茅滩、抚水诸蛮。”

这些地方包括了今广西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和相邻的南丹县,以及紧邻的贵州荔波县境。“茅滩”又写作“茆滩”,当时“三南”地区被称为“茅滩”,谓此地人“茅滩蛮”。尔后的汉文古籍、碑文亦有用同音异字“冒南”、“毛难”、“毛南”之类记载该地区及其行政单位名称。

如元明时代称“茆滩团”、“茆滩堡”等等。乾隆年间,毛南人立有《谭家世谱》,碑文中开始出现“毛难土苗地方”、“毛难甲”,“来毛难安处”的记载,此乃毛南族名称的正式出现。

1956年7月经过民族识别,正式确定毛南族为单一民族,称为“毛难族”。1986年6月根据本民族意见,国务院批准改为“毛南族”。贵州的毛南族自称“哎绕”、“印吞”、“哎吞”等,也是“本地人”、“自己人”之意。其他民族则称他们为“偒僙”或“佯僙”等,1990年7月27日才正式确认为“毛南族”。

据毛南族大姓谭姓家谱载,始祖谭三孝在明嘉靖年间从湖南省常德府武陵县辗转迁来毛难土苗地方,与当地人通婚,繁衍生息而形成民族共同体。

对于毛南族的族源,史料记载较少,方志碑文族谱记载亦不详。一般认为毛南族与布依族、仫佬族、仡佬族等南方民族有渊源关系,都是由岭南百越支系发展而来的。

殷商时期,百越人就活跃在长江以南的广大地区。毛南族是由秦汉以前的“骆越人”,隋唐时期的“僚人”发展而来。宋元时期,部分僚人与侗水语支诸民族被统称为“伶人”。

《广西通志·诸蛮》载:宋高宗绍兴时,“安抚使吕愿中诱降诸蛮伶、侬、僚、侗之属三十一种,得州二十七,县一百二十五,寨四十,峒一百七十九”。伶、侬、僚、侗这些山地民族归顺后相互交流融合。

明清时由“伶人”之一支“苦亻卖 伶”同其他民族在环江三南地区融合形成毛南族,在贵州则称“佯僙”人。从这些史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毛南族由骆越、僚人、伶人、“佯僙”人、苦亻卖 伶到最后形成一个民族共同体的发展历程。

为了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压迫,毛南族人民曾不断起来斗争。宋庆历四年以思恩县人区希范为首的反抗斗争,就曾攻破环州等地,斗争持续一年之久。清乾隆年间,贵州毛南族刘兵头、刘同老、刘啊福等,联合反抗当地杨氏土司的统治与剥削。

太平天国革命时期,石达开回师广西时,不少毛南族人民参加了太平天国军。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红七军北上经过毛南族地区,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抗日战争时期,毛南族人民响应党的号召,和汉、壮等族人民一起,组织了抗日人民游击队,迎头痛击日寇,一直坚持到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