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祈雨仪式的历史变迁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7:21:35

祈雨,又叫求雨,是围绕着农业生产、祈禳丰收的巫术活动。同其他巫术一样,祈雨巫术曾广泛存在于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历史中。

从日本的原始部落到北美印第安人,从澳洲的土著到俄罗斯的先民,都有过专门的祈雨法师来控制雨水的降落。即使到了近代,一些已进入现代社会的民族中,这种巫术活动仍然存在。

在我国,早在殷商年代,祈雨活动就已风行。殷商卜辞中就有“今日雨,其自西来雨!其自东来雨!其自东南来雨!其自北来雨!其自南来雨”的记录,可看作是最早的祈雨咒文。而著名的商汤祈雨的故事,更是言之凿凿,有史为证。

西周时,祈雨的礼仪日臻完备,国家设有专司祈雨的巫师。据《周礼》记载,周朝设春官大宗伯职位,其任务是祭祀天神、地和人鬼,并明确规定:“司巫掌握群巫之政令,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舞雩”即“雩祭”,是古人为求雨而举行的祭典。

雩的基本形式是舞蹈,祭祀时由巫女组成舞蹈队,一边跳舞一边呼号,同时献上牺牲玉帛等贡品。雩祭分为常雩和大雩两种,常雩是每年四月龙星开始出现时举行的求雨仪式,而大雩只有在旱情特别严重时才举行。由于常雩为例行公事,故春秋以后史书对常雩一般不再一一记载,只记载大雩。

周代将雩祭定为雩礼,作为例行的祭典。每年仲夏五月举行,由天子主祭,称为“大雩帝”。除常规的雩礼外,遇到天旱,还要举行临时性的雩礼。临时性的雩祭只跳舞不奏乐,以示心情沉重、祈祷殷切,甚至以人作为牺牲祭神。

只是到了东周以后,由于社会的进步,残酷的焚烧巫、尪的祈雨方式才逐渐绝迹。春秋时,鲁国是各诸侯国中将西周时期礼仪制度保存最为完整的国家,它所举行的雩礼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春秋》记载了鲁国从隐公元年(公元前772年)至哀公十六年(公元前479年)所发生的大事,其中大雩就有20多次。

汉代,“雩礼”在国家祭祀礼制中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对汉代祈雨的内容和仪式,西汉大儒董仲舒在《春秋繁露》中有十分详细的记载。

东汉以降,随着佛教的传入与道教的建立和发展,两教均以各自的宗教形式积极介入祈雨活动。而朝廷所采用的仍为传统的祈雨方式。不过,大规模的曝晒巫、尪的方式已基本绝迹,但造土龙祈雨的方式却延续下来。

唐代,随着绘画艺术的长足发展,在沿用前代设土龙祈雨方式的同时,又出现了画龙祈雨法(“画龙祈雨”只不过是“作土龙祈雨”的巫术变形而已)。此外,唐代还流行着“蜥蜴求雨法”(以蜥蜴作为龙的替代物进行祈雨的巫术)。

宋代,中国百姓自己想象创造的掌管河泽云雨之神——“龙王”得到朝廷的认可,每遇较大的旱灾,朝廷便派遣官吏到各大寺庙祈拜“龙王”降雨。与此同时,官方仍保留了造土龙、画龙这两种祈雨形式。

需要指出的是,宋代流行的两种祈雨法均与前朝有所不同:一是“土龙法”中,已不允许巫觋参加,仪式中也不采用巫术中必用的音乐,而刻意强调庄重、肃穆的气氛,这说明此时巫觋的地位与巫术的影响较前代明显下降。二是“画龙法”中,对龙图的内容作了严格规定,不再像前代由画家施展画技即兴发挥,而其画面龙如符咒,不再强调其艺术性。

直到清代,雩礼仍在举行,不过此时祭祀祈雨与巫术祈雨早已分道扬镳。官方祈雨一般只采取祭祀形式,而祈雨巫术主要流行于民间。

清初的礼仪制度将各种祭祀分为大祀、中祀和群祀三等,雩礼属于群祀。乾隆时期,将雩礼升格为大祀。清代雩礼仍有常雩、大雩之分,每年农历四月举行常雩,旱情特别严重时举行大雩。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