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石宝山歌会是什么节日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3:48:56

白族剑川石宝山歌会每年农历7月27日至29日举行,会期3天。云南省剑川县申报的石宝山歌会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简介

每逢歌会时间,剑川及邻近的大理、洱源、云龙、兰坪、鹤庆、丽江等县的白族青年男女及歌手数万人云集石宝山的石钟寺、宝相寺、海云居、金顶寺的满山遍野里,甚至在肃穆的神像面前,弹唱白族情歌。

歌词婉转、优美 、动听,以此纪念传说中两千年前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歌手,同时借此结识新友,甚至寻觅终生伴侣。正如有的歌手描绘的那样:“石宝山上对歌场,歌如灵泉不断根;歌如满山树叶子,声声结心音。”

老年人认为,在歌会上唱白曲,可以得到吉祥,亦或是平日在家已向神灵许下愿心,为保清吉平安,会期便一定要上石宝山唱上百十个调子,于是在歌会唱调子便成了还愿之举;中年人借歌会抒发情怀,表现自己的歌才;青年男女则多数以歌为媒介,寻找知音伴侣。

曲调均为流行于大理州西北部地区的剑川白族调,以龙头三弦或吹树叶伴奏,唱词均为白族诗歌" 三七一五"的传统格式,格律严谨,不能跑调跑韵。因此,对歌既展示歌喉,也比试自己的 智慧和才能。优秀的歌手在熟悉掌握传统民歌的基础上,面对当时的情景,加上即兴创作, 往往妙语连珠,动人心扉。一旦棋逢对手,便对答如流,连日连夜唱下去而难分胜负。

2008年6月14日,云南省剑川县申报的石宝山歌会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渊源

剑川白族石宝山歌会是一个以对歌赛歌为特色的民族传统节会,举办地点石宝山属剑川县沙溪镇。据考证,石宝山歌会已有上千年历史。唐《蛮书》卷八载:"少年子弟暮夜游行闾巷,吹壶卢(葫芦)笙,或吹树叶。声韵之中,皆寄情言。"歌会上以歌传情,或吹树叶互相招引的情景与此极为相似。歌会上对唱的白曲"山花体"(即第一、二、三句唱词为7个字,第四句为5个字)格式,最早可追溯到唐代。

民俗传说

传说一

石宝山歌会会期为每年农历7月27日至29日3天。每逢此时,剑川及邻近的大理、洱源、云龙、兰坪、鹤庆、丽江等县的白族青年男女及歌手云集石宝山,对歌玩耍。

相传南沼时,有个美貌的白族女歌手在宝相寺接连唱了 3 天 3 夜优美动听的曲子,最后在歌声中安然死去。人们说她是"曲神"下凡,就尊她为"曲姆"。并为她在石宝山修建了坟墓。以后,凡是上石宝山对歌的人,无论男女,都要先到曲姆坟前磕头。据说这样才能唱得好,在对歌中就可以相上心爱的人。直到如今,每年在宝相寺和石钟寺都要搭起对歌台,白天歌手登台对歌比赛,夜晚青年男女则在树林中、大石旁、火塘边唱调子互相表达爱情。石宝山歌会有着浓郁的民族风情。

传说二

关于歌会的由来,流传着不少神奇美丽的传说,相传石宝山形如石钟的巨石原先是一口金钟。每当金钟敲响,山下的沙溪坝子便风调雨顺。后来,有一条九头恶龙口喷烈焰,把金钟化为石钟,并随时兴妖作法,常给坝子带来旱灾虫灾。

沙溪有一对名叫阿石波和阿桂妞的情侣得到本主神灵点化,得知用歌声可以破除恶龙妖法,便邀约了十姊十妹天天上山对歌,终于击败了恶龙。阿石波和阿桂妞也在与恶龙搏斗中丧生。为了纪念这对情侣,人们便年年上山对歌,成了代代相传的歌会。

本文标签 白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