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中国文化

东巴经有什么特点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3:45:49

东巴书写、念诵的经书,纳西语称“东巴久”,即“东巴经”。

东巴经是用竹制蘸水笔书写在特制厚棉纸上。哥巴文与东巴文同为记录以丽江为中心的纳西族西部方言的古老文字。“哥巴”意为“弟子”,说明这种文字是后世弟子创制的,其中有大量象形文的缩写字并借用不少汉字。

哥巴文是表音文字,笔画简单,一字一音,但标音不标调,有一音数字和同字异义。现存最早的哥巴文实物是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丽江上桥头的摩崖。

特点

“东巴经”内容极其丰富,哲学、历史、宗教、医学、天文、民俗、文学、艺术等无所不包,被誉为纳西族的“百科全书”。它叙述了纳西族人民从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这一漫长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用万物有灵的思想来图解天地、日月、风云、雨霁、动物、植物、战争、爱情这些客观事物的来源,也写了众多的鬼神、魔怪等。但处处可见人类祖先活动的影子,而且,很多经书中都歌颂了人的奋斗精神。如人与神斗,开天辟地等。

“东巴经”是纳西族文学之“源”,尤其是东巴文学之“源”。

作为东巴文化的物质载体,东巴经按仪式或道场的不同可分为:祭天、祭署龙、延寿、解秽、祭村寨神、祭五谷六畜神、祭山神、祭祖先、祭家神、求嗣、祭猪神、放替身、解禳灾难、祭胜利神、祭水怪猛妖、开丧、祭死者、祭风、祭短鬼、退口舌是非、驱瘟神、占卜、道场规程、零杂经等24类。

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集纳西古文化之大成,记载有天文、气象、时令、历法、地理、历史、风土、动物、植物、疾病、医药、金属、武器、农业、畜牧、狩猎、手工业、服饰、饮食起居、家庭形态、婚姻制度、宗教信仰,乃至绘画、音乐、舞蹈、杂剧等等广博的内容。

国内外学者认为,东巴经是研究纳西族古代的哲学思想、语言文字、社会历史、宗教民俗、文学艺术、伦理道德及中国西南藏彝走廊宗教文化流变、民族关系史、以及中华远古文化源流的珍贵资料。

《东巴经》除记载迎神驱鬼、祈福求寿、消灾消难等内容外,还记载了大量的纳西族古典文学作品,包括神话故事、叙事长诗、谚语歌谣等。神话中最著名的是创世史诗《创世纪》、英雄史诗《黑白战争》、悲剧长诗《鲁般鲁饶》。它们合称纳西族的三大史诗,又被誉为东巴文学中的三颗明珠。

《东巴经》内涵丰富,是研究纳西古代哲学思想、宗教民俗、社会历史、伦理道德、民族关系、文学艺术、语言文字诸方面的珍贵资料。因此《东巴经》又被称为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

意义

由古至今,世界上以成千上万卷图画象形文字记录一个民族千百年辉煌文化的,只有纳西族的“东巴经”。现尚存的两万多卷分别收藏于中国北京、云南、台湾、南京,以及美、英、德、法、意、荷兰等国图书馆和博物馆。

其中,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纳西族东巴经、竹笔画、木牌画、卷轴画等有近四千件。图中的两件经卷在美国展览时受到了普遍关注。美国《纽约时报》记者1999年底还专门赴云南丽江采访现在还能书写东巴文的老人,并进行了报道。

据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数字表明,纳西族有27.8万人。分布在中国的西南边陲滇、川、藏三省交汇之地。约有70%人口聚居在云南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境内。纳西族原有四种文字,即东巴文、哥巴文、阮可文和玛萨文。

其中东巴文和哥巴文在保存民族历史文化方面起到不可取代的作用。东巴文是古老的象形表意文字,其意为“木石上的痕迹”说明这种文字产生的年代很早(具体年代无考证)。它是采用图画的方法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字,约有1300多个字形,是世界上唯一保存完整的活着的象形文字。在人类文字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本文标签 纳西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