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探索发现

人在什么情况下会冻死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6:21:17

环境温度过低使人体的散热加快,机体通过体温调节机制或人为的方法,维持体温的恒定。如果散热大于产热,体温会逐渐下降以至死亡。冻死过程可分为四期:兴奋期、兴奋减弱期、抑制期、完全麻痹期。各期之间不是截然分开,是相互连续的。

1.兴奋期体温在36℃~35℃,寒冷初期,出现寒战,呼吸、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神经处于兴奋状态,此期可产生较多的热量维持下降的体温。

2.兴奋减弱期体温在35℃~30℃,血液循环和呼吸功能逐渐减弱,呼吸、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出现倦怠,运动不灵活,并可出现意识障碍。新生儿和心脏病患者容易死于此期,这个时期持续的时间比较长。

3.抑制期体温在30℃~26℃,心率、呼吸和血压逐渐下降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意识处于朦胧状态。此期体表温度和肛温有一段时间接近或相等,出现“反常热感觉”,可发生“反常脱衣”现象。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强,间质水肿,内脏淤血,循环血量减少,心血搏出量减少,心脏传导系统的不应期缩短,导致心室纤颤死亡。

4.完全麻痹期体温在25℃以下,体温调节中枢功能衰竭,呼吸、心跳抑制,血压几乎呈直线下降,各种反射消失,对外界刺激无反应。最终导致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中枢麻痹而死亡。

机制

1.冻死过程中血液两次重新分配的理论车德仁等(1992年)用家兔做冻死的动物实验,提出在冻死过程中“血液两次重新分配”的理论。

(1)血液第一次重新分布机体在寒冷环境初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对冷的刺激反应敏感,主要表现在对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皮肤及皮下血管收缩,血液流向机体的深层,减少热量的散失。此时出现呼吸频率加快、血压升高、寒战等应激性反应。上述变化称为“保温反应”,是人类在长期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外界环境变化而形成的保护性的反应。

(2)血液第二次重新分配当体温降至30℃~26℃时,低温使大脑皮层进入抑制期,失去对体温的调节控制作用。在丘脑下部体温中枢的调节下,皮肤血管扩张,机体深层的温暖血液充盈皮肤血管,体内中心温度下降的快,体表温度下降的慢,造成一过性体表和体内温度接近或相等。这时体温虽然一直在下降,皮肤感受器却有热的感觉,丘脑下部体温调节中枢发出热的信号,传递到效应器,导致冻死前“反常脱衣”现象。据有关资料报导,低温缺氧可能引起精神错乱和判断力减退;也有些学者认为由于寒冷,促使体内分泌多量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氧化后的产物能产生幻觉。有的因此可能失去辨认方向的能力,在局部地区来回走动,留下一趟趟足迹。

2.冻死的死亡机制冻死的机制是复杂的,受个体和环境因素影响较大。老年人、婴幼儿及颅脑损伤的人容易发生冻死;身体主要器官患有疾病的人,低温可诱发或加重原有疾病而引起死亡。利用低温麻醉,可建立可逆性生理抑制。证明在低温时氧解离低下的同时,组织的耗氧量也大幅度减少,很少发生组织缺氧。由此可见冻死的主要机制是,在低温条件下,心肌传导系统不应期的缩短引起心室纤颤,心功能衰竭死亡。如不发生心室纤颤,由于低温血管扩张、麻痹、血流缓慢乃至停止,血液循环障碍,造成组织缺氧,脑缺氧,导致血管运动中枢及呼吸运动中枢麻痹死亡。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