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事件  社会百态

为什么元宵节中秋节都要赏月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7:11:47

今天牛年元宵节,要吃元宵、闹花灯、赏月。在赏月的同时我们不禁会产生这样一个疑问,为什么元宵节中秋节都要赏月,二者有什么不同吗?

赏月是传统习俗,但更多的是中秋节的。中秋节又称拜月节,此时明月高悬,家人团聚,“圆月”的“圆”正与团聚相应,于是赏月便是一项基本活动。而元宵节赏月则是因为正月十五位于正月中间,是一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人们加以庆贺,赏花灯的同时赏月便是理所当然的了。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时间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

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又称为“上元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

元宵节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据一般的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不过正月十五元宵节真正作为全国民俗节日是在汉魏之后。

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

按中国民间的传统,在这天上皓月高悬的夜晚,人们要点起彩灯万盏,以示庆贺。出门赏月、燃灯放焰、喜猜灯谜、共吃元宵,合家团聚、同庆佳节,其乐融融。

另外和其他传统节日强调“阖家团聚”不同,元宵节更强调“普天同庆”。在这一天人们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逛庙会……古人对元宵节多有描写,例如“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的热闹;或是“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开”的华美;又或者是“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的浪漫;这个节日相比其他节日独具有一份玩乐的趣味,原因就在于它丰富多彩的传统习俗。

而中秋节,又称拜月节。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玩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秋节以月之圆兆人之团圆,为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祈盼丰收、幸福,成为丰富多彩、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

赏月是依据“旧历”进行的仪式,而“旧历”根据月亮的满亏赢缺来决定日历,与现代的日历大不相同,赏月的日子也随年份不同而有所变化。在中秋节,中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礼记》中就记载有“秋暮夕月”,即祭拜月神。

秋季中期,北方干冷气流迫使夏季一直回旋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上空的暖湿空气向南退去,空气中水汽降低,天空中的云雾少了,因而出现秋高气爽、夜空如洗的天气,所以月亮显得分外皎洁,使人产生月到中秋分外明的感觉。

除了自然原因外,人们选择一年中的“中秋”前后赏月还有历史原因,早期月亮祭祀选择在秋季进行,那时人们的注意力都集中到月亮上,能充分领略到平常习焉不察的月亮之美。

而当时上层人士对月亮的认识开始趋于理性,不再是单纯的崇拜,就渐渐把圆月当成了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进行欣赏。所谓的“良辰美景”心态,便是如此。

本文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