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

安史之乱对诗人的影响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5:44:23

一场安史之乱把当时的世界第一帝国大唐搞了个天翻地覆:百姓流离失所,饿殍遍野;经济崩溃,百业凋零;政治混乱,人心惶惶。除了从军的将士们可以一展抱负外(还是掂着脑袋干的),各行各业的人都吃尽了苦头。那么在这次长达8年的乱世中,那些风花雪月的文人雅士们的命运如何?安史之乱对文人们有何影响呢?今天咱们就以当时的三大诗人为例来聊聊这个话题。

这三位都是当时绝对的一线诗人,即李白、杜甫、高适。为何把他们三个放到一起说事?其一是因为他们不仅同处一个时代,而且年龄相仿,最大的李白比最小的杜甫只大了11岁,杜甫也只比高适晚离世5年,所以他们完全有可比性;其二是,这三位大诗人曾经在一起呆过,互相唱和,有过甚厚的交情,有过一段诗坛佳话。

(一)三大诗人齐聚宋州,诗坛传佳话

李杜就不必说了,高适是唐朝著名的四大“边塞诗人”之一,同岑参、王之涣和王昌龄齐名。所以他完全有资格同李杜结交。高适(704—765年),字达夫,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他出身于官宦之家,是安东都护高侃之孙,但他父亲早逝,所以高适幼时生活贫苦。他胸怀大志,生性豪爽乐观,喜欢交友游历。

高适20岁时曾到都城长安应试寻找机会(当然不是普通的科举考试,他跟李白一样想走捷径),但没有找到入仕的门路。后来他游历到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并定居下来,自耕自种为生。不过高适向有报国之志,可不想当一个纯粹的农民。他是一边耕田,一边读书,还练练武,等待机会。

转年10年过去,机会来了。契丹犯唐。既然读书入仕的路子走不通,干脆弃文从武。734年,高适决定弃笔从戎,他北游燕赵,先后投朔方节度使信安王李禕、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帐下当幕僚。既然从军,当然也是上过战场的,目睹过战士们在前线冲杀献身的场景。在这一时期,高适尽管没有能施展出自己的抱负,没有立下多少功勋,倒是写了些军旅诗,著名的诗句有:“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表达了他要像卫青、霍去病那样建立功业的雄心壮志,为他后来成为著名的边塞诗人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数年之后,在边境没有得到重用的高适又回到宋州,这时他结识了另两位伟大的诗人李白和杜甫。

跟高适一样,李白也是到长安寻找机会,他胸怀天下之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他先是被唐玄宗看重进了皇宫。但是皇帝只是喜欢他的诗,在大家喝酒时让他弄两句助助酒兴罢了,他本想弄个有实权的官当当的希望化为泡影,于是他丢下一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豪言之后,就愤而离开长安,继续“周游列国”。

杜甫出身于官宦世家,开始也是想走仕途之路,一心想“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可是他命运不济,屡试不中。正心灰意冷之际遇到了已经名声在外但也郁郁不得志的李白。于是二人一拍即合,成为至交,共同游历天下。

这天李杜来到宋州,同高适不期而遇。三大诗人(当时杜甫跟高适的诗名还不算大,但二人也是自持才高,自以为是诗坛顶级高手了)有了一段诗坛佳话。他们意气相投,高适做东,三人经常诗酒唱和,“饮酒观妓,射猎论诗,相得甚欢”。当时是天宝三年(744年),李白43岁,还年轻,高适40,杜甫32岁,都是血气方刚。这哥仨一起游遍宋州各地,又北涉燕赵,南去淮泗,往来于齐鲁之间。三人切磋学问,挥毫赋诗,纵论天下,批评朝政,抨击时弊,批判文化,快意恩仇。

然而男儿在世,当志存天下,整天老这样“互粉”也不是个事,再说不出去奋斗挣钱,“兼济天下”也是一句空话,于是三人最后还是分道扬镳、各奔前程了。

(二)高适在安史之乱中抓住机遇,实现抱负终得富贵

高适还是想入仕而报效祖国。天宝八年(749年),高适四十六岁时被睢阳太守张九皋荐举,应皇帝亲自主持的“特科”有道科,中第;但他仅被授予封丘县尉这样一个七品芝麻小官。当然还是难以施展自己的报国之志,而且不习惯过“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的日子,于是他三年后毅然辞职。这时高适已经年近半百,但他仍不灰心,于是在这年秋冬之际,又远走凉州,来到被李白誉为“战神”的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帐下。哥舒翰看他是一条汉子,于是让他担任幕府掌书记。

高适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路子,于是诗兴大发,留下一慷慨壮歌:“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英惆怅,看取宝刀雄”。

不久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任命哥舒翰为兵马元帅,统领20万大军出征潼关御敌。作为哥舒瀚的重要幕僚,高适被皇帝提拔为监察御史,辅佐哥舒翰守潼关。后来潼关失守,唐玄宗逃往四川,哥舒翰兵败投降。高适临危不惧,拒绝叛军的引诱,冷静地抄小路追上了唐玄宗。玄宗赏识他的忠心耿耿,不久授其谏议大夫一职。

这时高适显出了他的政治才华。他曾劝谏唐玄宗不要将兵权分给诸皇子,否则必将留下隐患,但是玄宗不听。果然,分到兵权后的太子李享在甘肃灵武称帝,成为后来的唐肃宗。唐玄宗之子永王李璘擅自引兵东巡,意图占据江东一方,自立为帝,分裂大唐。

后来唐玄宗在围困之中不得不承认太子李亨的帝位,自己当了太上皇。此时高适再次做了一次选择,主动投奔唐肃宗李亨,被封为淮南节度使,并参与了平定永王李璘的战斗。高适终于得以一展自己的军事才华,在讨伐永王李璘的过程中,高适立下了赫赫战功。

平定永王后,高适又受命讨伐安史叛军,解睢阳之围;后蜀地发生战乱,他又接连出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去平叛。到了唐代宗时期,他又升迁至剑南节度史,后调回京城,任刑部侍郎、左散骑常侍,更被封为渤海侯等。

安史之乱让高适施展了自己的政治抱负,可谓是抓住了时代的机遇。咱们再看李白。

(三)李白在安史之乱中进了监狱

话说哥仨分别之后,各奔前程,高适去考官去了。李白没有资格考官(因先祖的问题),再者他曾经在朝廷呆过,也可以说是被朝廷赶出来的人,所以也没人敢推荐他当官。不管什么时代,一个人光有才华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人推荐你,因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人多了去了,没人推你,你就只有喝西北风了。所以当高适和杜甫二人离去之后,没人敢推的李白就继续“沉沦”,整天喝酒写诗。安史之乱发生后,干脆一拍屁股上了庐山避难隐居了。

如果李白真这样隐居下去,也不是坏事,大不了跟陶渊明似的,在世外桃源也能混得挺“滋润”。问题是,老李六根未净,并非真的想“陶潜”。于是他的机会也来了,他抓住了这个机会,把自己弄进了监狱。

命运真是一种神秘的东西,谁也难以把控。本来做为一个诗人,跟一个反贼八棍子打不着,可李白硬是跟一个反贼扯到了一起。说来也巧,这位跟李白纠缠不清的反贼正是高适坚决主张讨伐的,唐玄宗之子永王李璘。李璘放着好好的王爷不干,偏偏去造反,想当皇帝,于是天下共伐之。高适正是通过讨伐李璘建立功勋、成名立万的,而李白却因此人栽了跟头。竟是为何?

却说李白刚到庐山隐居,便接到了永王李璘的请帖,说是让他出山共谋大事。李白一激动,就有种诸葛亮被刘备看中了的感觉,所以就决定出山。

但诗人毕竟是诗人,浪漫主义大师李白却没有诸葛亮的心计和谋略,再说政治可不是什么浪漫的东西,玩政治,大师比他的小弟高适差远了。他就没弄明白李璘是什么人,因为那时候又没有网络,上网一搜出来了:李璘,初名李泽,唐玄宗李隆基第十六子,唐肃宗李亨异母弟。他因生母早逝,由皇兄李亨抚养长大。李亨对李璘极好,经常抱着小弟入睡。此人长相奇丑,颈偏而不能正面看人,但聪敏好,深受其兄疼爱。李白若事先了解到李璘的资料,大概就不会跟着他混了:此人真是没有良心,从小跟着哥哥长大,如今又想造反,同哥哥争帝位。李白只知道他是个王爷,是皇帝他弟弟,来头很大。

在永王的再三邀请下,李白怀着“终与安社稷,功成去五湖”的浪漫主义情调,重出江湖,加入永王帐下,成为一个幕僚。

大师虽然50多了,但一到李璘这里上班,便迸发出一股工作狂般的激情,他处理文件、写材料、出谋划策都是兢兢业业,在工作之余还不忘发挥自己的长项,写了不少激情浪漫诗,比如他曾饱蘸感情为李璘创作了一系列诗歌,《永王东巡歌十一首》。

不愧是诗仙,一出手就是十几首,其中有这样的诗句:“王出三山按五湖,楼船跨海次陪都。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祖龙浮海不成桥,汉武寻阳空射蛟。我王楼舰轻秦汉,却似文皇欲渡辽”;“长风挂席势难回,海动山倾古月摧。君看帝子浮江日,何似龙骧出峡来”。诗中不乏“王”“皇”“帝”“龙”“虎”“蛟”等字眼,在他笔下,永王李璘简直神了。

然好景不长,757年二月,唐肃宗李亨派重兵平乱,剑指小弟永王李璘。平叛大军中就有高适,此时,他官拜淮南节度使,正意气风发,斗志昂扬。面对真正的王师,李白笔下的冒牌王师一触即溃。李璘战败被杀,李白虽然侥幸不死,却被抓到浔阳,以“附逆作乱”之罪锒铛入狱。

李白听说高适发达了,于是向他求救,写了首诗,在这首《送张秀才谒高中丞并序》中,李白盛赞讨伐永王的指挥官高适,称其“智勇冠终古,萧陈难与群”。不过最终高适也没有搭救李白。不是不救,关键李白被划到反贼的行列,成了“作乱”者,为其辩护弄不好自己也会惹来杀身之祸。所以高适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还是选择了沉默,不出手相救自己的兄弟。高适为此也被人诟病,不够义气。

第二年,李白又被流放到夜郎;又一年之后,759年,唐肃宗大赦天下,李白经过长期的辗转流离,终于获得了自由。他随即顺着长江疾驶而下,写了那首著名的《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那么安史之乱对文人们有何影响?通过高适富贵和李白入狱已经分晓立见,可是被誉为诗圣的杜甫命运又如何呢?

(四)安史之乱中的杜甫

相对于高适的发达,李白的遭殃,杜甫在安史之乱中命运如何?当年杜甫同李白、高适分手之后,他继续到长安参加科考,但仍旧落第,于是成了一名“京漂”,在长安呆了10年之久。但他这人不会送礼行贿之类,所以混得很惨,只当了个右卫率府兵曹参军这么一个小官,这一职位主要负责看管兵甲器杖,基本相当于一个仓管。

在长安这十来年,杜甫生活惨淡,甚至自己的小儿子也因饥饿而死,于是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千古慨叹。

安史之乱发生时,杜甫搬到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避难。他听说李亨即位后,就只身北上灵武投奔肃宗。但途中不幸为叛军俘虏,又押回长安,同被俘的王维关押在一起。但杜甫因为官小,没有被重视,后来他趁乱逃走,继续前往唐肃宗所在的凤翔。经过一番坎坷之后,他终于在757年见到了皇帝李亨。

杜甫当然也是有一定名气的,李亨也对之耳有所闻,所以就给他封了个左拾遗的小官。然而杜甫并没有像高适那样从此官运亨通,飞黄腾达,而是继续他的霉运。他因一个文友而陷入泥坑。此人叫房琯,本来他官至宰相,只是此一时彼一时也,他曾是玄宗时的宰相,这时虽然仍在肃宗麾下效力,但李亨并不喜欢他,总想把他从相位上拉下去。恰逢有人告发房琯的门客收受贿赂,唐肃宗以此为由把他给罢相了。

杜甫这人比较义气,他觉得房琯无重罪,就为朋友仗义执言:“罪细,不宜免大臣。”皇帝勃然大怒,将杜甫贬到华州(今华县)任司功参军。不久,郁郁不得志的杜甫暂离华州,到洛阳、偃师探亲。第二年三月,唐军与安史叛军的邺城(今河南安阳)之战爆发,唐军大败。杜甫目睹了战乱给百姓带来的无穷灾难,感慨万千,便奋笔创作了不朽的史诗——“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和“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759年之后,屡遭打击的杜甫干脆弃官不做,入蜀避乱,开始了艰难困苦的漂泊生涯,其中又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一场安史之乱,让三位大诗人有了不同的命运。高适领会了乱世出英雄这句话的真谛,把握住机会,成了大事,挂印封侯,可谓荣耀一世;杜甫不具备高适的政治、军事才华,所以就难以把握机会,最终在乱世中重新落魄成一位“无用”书生;但他能坚守节操,体恤人们疾苦,不失为一代知识分子之楷模,最终炼成了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最悲催的是李白,幸亏李白在战乱之前就已封“仙”,所以安史之乱对于他来说就纯粹是一场灾难。

李白在这场灾难中既没有像高适那样把握住飞黄腾达的机会,也没有像杜甫那样再度把自己淬化一下,而是“堕落”了一把,成为叛贼的帮凶,被人诟病。要说李白在战乱中经历了坐牢、流放的经历,使他有了高适和杜甫所没有的“可贵”资历,有了跟俄国大文豪陀思妥耶夫斯基相比的资历,但他却并没有因此把自己的思想境界再提升一步,走向世界,而是白苦难了一番。但这也情有可原,因为他在被大赦之后不久就去世了,使他成了安史之乱的一个完全的牺牲品,可惜了。所以,战乱还是不要的好。

本文标签 杜甫高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