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人物  影视剧人物

《我在香港遇见他》李嘉是精神分裂还是双重人格

编辑:天下发布时间:2022-02-04 04:58:49

《我在香港遇见他》全部完结了,但是观众们对它的讨论热度还是很高的。除了对大结局的分析,很多人也关注李嘉的病,他究竟是精神分裂还是双重人格呢。

其实梳理全剧和了解精神分裂与双重人格的定义,我们不难发现李嘉患的是双重人格而并非精神分裂,黑化的李嘉是衍生出的保护人格

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是以基本个性改变,思维、情感、行为的分裂,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为主要特征的一类最常见的精神病。多起病于青壮年,常有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的不协调,病程迁延,常可发展为精神活动衰退等特征。早期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如不理睬亲人、不讲卫生、对镜子独笑等。病情进一步发展,即表现为思维紊乱,病人的思考过程缺乏逻辑性和连贯性,言语零乱、词不达意。

最特征性的情感变化是感情的平淡迟钝和不协调。但是对轻度的情感平淡与不协调很难进行评估,因为目前的评估方法都比较主观,并不十分可靠。各种心境障碍一抑郁、兴奋、焦虑、欣,陡一都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在急性病例中,迷惘也不少见。此外,比较典型的症状,还有妄想与幻觉。

双重人格具体指一个人具有两个相对独特的并相互分开的人格,并以原/初始人格(未分裂出其他人格时的患者)为主人格,分裂/衍生人格为亚人格的一种精神变态现象。正常人在相同时刻存在两种思维方式,这两种思维的运转和决策不受另一种思维方式的干扰和影响,完全独立运行。

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DID), 以往被称做多重人格障碍,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统计手册(第Ⅳ版)中的诊断标准如下:

存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的身份或人格状态(每一种都有自己相对稳定的对周围环境和自己的观察方法、联系及想法) 。至少其中的两种身份或人格周期性的控制着患者的行为。患者不能回忆重要的个人信息,其程度无法用通常的健忘来解释。这种症状并不是由某种物质的直接生理作用(如酒精中毒时突然发昏及混乱行为)或者是由一般性躯体疾病引起的(如复杂性部分癫痫发作)。

通过对精神分裂和双重人格的定义了解,加上李嘉在剧中的表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李嘉是双重人格而并非精神分裂,他的认知就是错的。

那么剧中暗黑版李嘉是不是主人格呢?他说正常版李嘉的事情他都知道,正常版李嘉不知道他。而且他跟陈教授说,他很好,知道陈教授对伯莎的一切,所以他是知道正常版李嘉的经历的。而且一直是正常版李嘉跟叉叉相处,但最后暗黑版李嘉也说她最在乎的人是楼上的那位。

暗黑版李嘉说:正常版李嘉人设不讨喜,我们性格不同。不过镜子里小孩说李嘉不是精神分裂,只是忘了我,这点说明来香港之前,李嘉就是主人格暗黑版李嘉。

也有人认为暗黑版李嘉是副人格,黑化版李嘉会知道正常版李嘉的记忆,是因为晚上的时候其实暗黑版李嘉会看回正常版李嘉的影片日记所以才会对正常版李嘉身边的事情那么清楚,同时也交代了这部戏一开始李嘉吃着青苹果坐在电脑前那幕。就是说每晚暗黑版李嘉都会起来查看影片日记,只是正常版李嘉没发现。

通过对全局剧情梳理,其实我们是可以知道正常的李嘉才是主人格的,暗黑版只是衍生出的保护人格。通常保护人格会把痛苦的记忆收起来,让主人格想不起来。所以暗黑版李嘉是拥有他小时候痛苦的记忆楼梯间被人抱走的那段是暗黑版李嘉的沉痛记忆,安洁说了你和我一样,暗黑版李嘉发狂式地捏紧她的脖子,应该是触痛到了他的底线。

其实经过催眠的正常版李嘉已经知道了暗黑版李嘉的存在,而且暗黑版李嘉同时也正式出现了,李嘉之前看妈妈拿针扎自己和催眠时的不同,就可以发现不再是模糊的影子。

综上,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李嘉并不是精神分裂而是双重人格,且正常的李嘉是主人格,暗黑黑化的李嘉是衍生的保护人格。

本文标签 我在香港遇见他